12月2日晚,由KOK官網在線登錄科研處、康巴文化研究中心主辦,文學院和社會科學聯合會承辦的“數智時代:文學人類學理論前沿”學術講座在B6408舉辦,講座采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由四川大學徐新建教授主講,文學院院長王遠明主持,近300名師生參與聽講。

徐新建教授以“祝融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事件導入,重點圍繞“神話原型、萬物有靈、萬物有智、科玄并置”四個要點展開講解,指出神話是科幻的原型,科幻是未來的神話,人類“數智文明”發展下的理性思維仍然需要“神話世界”的靈性思維。

之后,文學院曹清清、黃明海等老師圍繞智力是否會成為人類未來新的信仰,人工智能的發展及其運用中出現的問題等方面與徐新建教授進行了深入交流;文學院學生賓宇、黃逸峰就如何在數字化時代保證人類的核心地位、科幻與神話之間的關系進行提問,徐新建教授進行了耐心的解答,并對師生的聽講情況以及發言水平做了高度的評價。

最后,王遠明院長對講座中的涉及的重要問題再次進行了強調,并提醒同學們從社會分工角度、信息技術背景、人類與工具的關系幾方面注意講座內容所處的基本時代背景。徐新建教授借助神話與科幻的關系向師生概括介紹了文學人類學及其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的理論前沿,啟發師生對人類的發展、未來進行深入思考,審視“數智文明”背景下人類的地位,讓師生從新的角度認識神話,認識到萬物有智正在挑戰萬物有靈,在科技層面的太空探測與幻想層面的文學敘事正在結合。參會師生深受啟發,講座后仍然繼續對神話、科幻及其兩者的關系進行熱烈地討論。(文/生龍擁西 魏琴 潘靜 圖/趙佳麗)